| 最近,我們到四川考察調研,在成、德、綿和樂山、宜賓、自貢等地,對五金機電上下遊涉及的產、供、銷情況進行實地了解,感到十分高興的是,在經濟不確定甚至有下行的趨勢下,整個四川仍然在強勢發展。我們關注的五金機電產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行業引進、資源整合、技術創新、擴大內需、促進外貿等方面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喜人局面。尤其在成都,實地考查了青白江區後感到,五金機電等工業生產資料、商貿、生產、物流正在向高端演進。看來,一個集約空前規模、平台空前龐大,競爭空前強勢,交易空前活躍的工業生產資料的巨大集群不久將在這個區域內形成。
爲什麽能做出這樣一種判斷呢?在考察交流中,政府部門一些官員在問,企業家們在問,不少經銷商、生產商、物流行業的老板們也在問。其實,問題的答案既複雜又簡單,我們不妨從六個“大”字入手,談談一些觀點,供大家研究思考。
一、戰略大背景,催生大平台
謀一事當着眼全局。我們應當回頭看前十年發展之路,從客觀上多做研究,再思考一些問題。過去十年,中國創造了震驚的“中國奇迹”。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剛突破10萬億,其後三年增速達16.8%,2005年底,經濟總量超過意大利,成爲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僅隔一年,我國經濟規模就超過英國,成爲老四;又一年,即2007年,增速爲13%,超過德國,成爲老三;再過三年的2010年,我國GDP達到40萬億,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011年,GDP已逾47萬億。過去十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十年,GDP年均增長率爲10.7%,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長率僅爲3.9%。再來看四川,2007年,突破一萬億,僅用四年時間,到2011年突破了2萬億,就翻一倍。而且,綿陽、德陽、宜賓、達州等二級城市也突破千億。這表明,在成渝經濟區域規劃進入實施階段、規劃建設天府新區等機遇叠加時,全省趁勢而動,抓配套、引集群,培養新興產業,正迅速將經濟規模做大做強。這幾年,是自主創新驅動發展的十年,是中國智慧照耀前行的十年。
從以上對全國、對四川經濟發展的情況看,大力推進產業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既是四川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的核心內容,也是利長遠、增後勁的必然選擇。能夠抓住機遇,就有機會崛起,實現超常規發展。世界流動性東聚,導致國際產業的再次轉移,這一輪轉移可能是制造業和服務業同時出現向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轉移。雖然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正如胡總書記最近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班上的講話指出的:“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來10年中國會繼續前行,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不斷邁進。
這就是我們所處的戰略大背景。產業轉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國、特別是西部四川再加速騰飛,其五金機電的投入、產出將成倍增長,無法停下發展的腳步,這就必然催生一個能涵盖產業鏈巨大的交易物流新平台,它是遠遠超越金府五金機電商圈功能的新載體。
二、政府大規劃,確保大聚集
我們注意到,成都市委確定着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大目標,提出要實施圈層融合。我們認爲,圈層融合最終是靠產業融合來實現的,這既提升了產業布局的科學性,也有力推動了經濟發展。 |